11月8日,中国金融学会承办的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中国人民银行主场论坛“加强国际宏观政策对话 提升全球经济金融韧性”上,与会嘉宾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国际宏观政策对话与协调,提升金融韧性和扛风险能力,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合作共赢。

  ——加强国际宏观政策对话与协调

  论坛主持人、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在开场词中提到,当前国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各国经济与货币政策周期变化加剧了经济增长、金融稳定的不确定性。今年4月份,硅谷银行、签名银行、第一共和银行、瑞士信贷银行先后出险,国际同行进行了有效的应对。经济金融的发展需要我们携手同行,务实合作。

  “开放促发展,合作赢未来。”北京市政协副王红说,北京将持续高质量扩大开放,进一步强化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奋力开创新时代首都金融工作新局面,为金融强国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一个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北京蕴含着重大的机遇。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明智选择。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积极参与国际经济金融治理,与各国特别是主要经济体保持并强化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对话与协调,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我们真诚希望各国间加强对话,深化合作。”宣昌能提出了四方面建议。一是切实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对话与协调,尤其在世界经济增长、风险防范、数字经济、绿色发展、气候变化等重要领域,共同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二是坚定推进全球金融治理改革,构建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三是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四是加强绿色金融领域的交流合作。

  法兰西银行亚太首席代表Stéphane Latouche提出,国际社会可在四个方面加强国际协调。一是促进跨境支付和数字化,以实现更高效的国际支付系统。二是制定一致的监管框架,确保加密资产和私人稳定货币的发展不会削弱公众对金融体系的信心。三是当前的多极国际货币体系应遵守稳定可兑换原则。四是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综合政策框架的原则,加强危机预警能力。

  万事达卡国际联席总裁凌海表示,对于企业而言,要在不断变化的大环境中保持蓬勃发展,韧性也是重中之重。为了确保构筑一个有竞争力、安全且具备足够普惠性的数字生态,“互联互通”与“数字普惠”这两大要素尤其值得密切关注。

  “作为‘数字普惠’的基石,信任是一切事业的起点。当我们将信任内化为技术的‘初心’,数字经济势必将更加充分地释放潜力。构建以信任为基石、以技术为导向、并实现多部门通力合作的数字普惠,也必将提振全球的经济韧性。”凌海举例说。

  汇丰银行全球首席经济学家Janet Henry认为,世界经济复苏并非一帆风顺,仍面临增长与通胀权衡的压力,但一些研发支出、制造业投资支出增速较快的新兴经济体有望实现较好的增长。

  ——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与会人士普遍认为,随着宏观调控组合政策发力见效,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态势明显,经济运行中亮点在增多,预期在好转,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和潜力。

  宣昌能表示,今年以来,随着宏观调控组合政策发力见效,中国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态势明显。预计今年中国经济有望实现5%左右的增长,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仍将名列前茅,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稳定力量。

  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表示,经济与金融共生共荣,结合日常经营实践,我国经济韧性来源于超大规模的市场“内核”、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底座”以及创新驱动的“引擎”。

  “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人均GDP超1.2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超4亿,拥有全球最具潜力的需求市场,这是我国经济保持韧性的重要优势。”谷澍表示,尽管疫情影响尚未完全消除,但在一系列扩大内需、提振信心的政策举措下,国内需求继续扩大,积极因素累积增多,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依然明显。

  与此同时,在需求不足以及增长动能放缓的背景下,我国经济也面临新的挑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刘世锦表示,如何挖掘新增长潜能,将是推动我国经济进入稳增长轨道的关键。他建议,当前应当启动和深化短期稳增长、中长期增强发展动能的新一轮结构性改革,要点包括以进城农村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的需求侧结构性改革;以稳定房地产等既有支柱产业,激发企业家精神推动产业升级、发展未来产业为重点的供给端结构性改革;以扩大有效需求、转换资产负债模式、化解防控风险为重点的资产负债端改革。

  中国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蔡昉提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与人口发展新常态相遇的“双新常态”下,中国金融发展面临新的要求。

  蔡昉分析,潜在增长率越是依靠生产率提高,金融越是要从传统功能(积累和培育产能)转向支持熊彼特式的创新(创造性破坏);保持增长速度越倚重需求扩大,越要求金融从擅长的***短期需求功能,转向更具有普惠性,更善于培育长期需求功能;居民消费越成为常态制约,越要求金融从以投资者、企业为服务对象,转向善于为居民服务,更加强调家庭本位。

  “总体来看,保持合理增长速度归根结底要靠改革,要求金融善于为改革铺路搭桥和保驾护航,同时也分享改革红利。”蔡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