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柴网 来源 / 翟菜花
11月初,随着携程集团官宣将于11月21日公布公司三季度财报,消费复苏大环境下的国内旅游市场恢复情况再一次成为关注焦点。
好消息是,在今年二季度,伴随着“疫后”全球旅游业持续强劲复苏态势,携程二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大增,还呈现出超越2019年同期疫情前的水平。相信在今年三季度,携程依然能够交出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与此同时,旅游市场从业者都具备的一个共识是,经历过三年不可抗力的影响,整个旅***业都应当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在服务体验上给到消费者持续的信心,如此才能帮助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但在此方面,携程作为国内头部OTA平台的能力却愈发惹人质疑。直接原因就在于,携程今年以来已经多次因为大数据杀熟等老生常谈的问题引发舆论关注。
另外,在基本的业务结构上,携程所依赖的OTA模式正不断受到竞品和自营巨头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与其通过携程订酒店、订票,不如直接在酒店自己的平台体系或12306、航空公司预订来的更便宜。
携程机票、酒店,总比别人更贵
关于在携程平台订机票、酒店总是会更贵一些这件事,在众多媒体的亲身体验和消费者的***声下,似乎已经成为一件不争的事实。
以相关媒体的公开报道为例,今年6月份壹览商业的一篇热门报道显示,在今年端午节前后,携程机票、酒店预订价格“总比别的平台要贵一点”。从具体的预订看,涉及的金额不大,少则五元、多的也只贵数十元,但从整个平台体量看,相应资金不容小觑。
值得注意的是,壹览商业对比“携程价”的参照物是飞猪、美团这样的OTA平台。照理说,这些平台同样是第三方,也需要收取一定比例的中间费用。这从某种程度上暗示着,消费者从机、酒官方平台预订可能会更便宜。
为什么会这样?
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携程在OTA行业具备垄断性,由于其市场份额占据绝对的领先,所以携程有能力让平台价格更贵的同时,还能让消费者买单。
不过,当一个平台成长为行业寡头却没有为消费者提供更实惠的价格时,他往往会面临消费者的质疑,特别是当人们并非没有其他选择的时候。
花椒财经的一篇报道显示,通过对比6个城市、几十家酒店发现,携程、美团普遍存在酒店价格比酒店官方渠道要更贵的情况,而且这些OTA平台通常会以多重优惠吸引用户下单,但很多时候优惠后的价格比酒店官方还高。
可以看出,作为OTA行业龙头,携程不但要面临比其他OTA平台更贵的质疑,还需要面对比酒店、航空公司官方更贵的指责。叠加不时被曝出的大数据杀熟争议,更让人们很容易对携程产生不信任感。
中间商差价,越来越难赚
北京市消协2022年发布的互联网消费大数据“杀熟”问题调查结果显示,64.33%受访者表示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经历,50.04%受访者曾在在线旅游消费中遭遇过大数据“杀熟”。其中,携程、去哪儿、飞猪等OTA平台均被消费者投诉【进入黑猫投诉】过此类问题,携程更是屡遭诟病。
如果说大数据杀熟问题只是停留在技术层面的商业运营“原罪”,那么携程的商业模式才是他始终无法在价格上让消费者满意的根本。
近几年,OTA平台受大环境影响业绩一直承压,经营压力不小。即便在欣欣向荣的时候都想方设法利用算法来实现利润最大化,更何况目前的这种业绩复苏期。
由于票务和酒店预订是携程营收占比近八成的核心业务,考虑到这些业务还在面临严峻的外部压力,携程屡禁不止的大数据杀熟问题更像是平台为了应对经营压力而不得不取的解决方案。
携程2022年财报数据显示,携程集团2022年实现营收200.55亿元,其中交通票务营收83亿元,住宿预订业务营收74亿元。
但是,作为携程2022年单项营收最高、同时也是唯一实现营收增长的业务,交通票务很容易遭受官方“打击”。中信证券研报显示,机票“提直降代”后,OTA行业的航司佣金率基本维持在2%左右;火车票方面,12306占据近九成市场份额,OTA平台几乎没有议价权与盈利空间。
这也就意味着,很多时候携程只是个流量入口,消费者在平台上看到的价格并不会有什么优势,甚至会更高。
酒店住宿层面更是如此。近年来,以华住集团、锦江酒店等为代表的大型酒店集团纷纷自建自有渠道,拒绝被携程这样的OTA平台“卡住咽喉”。由于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消费者在酒店自己的渠道中订房自然会更划算。
类似的,像洲际、万豪等知名酒店集团都在着力打造自己的会员体系,航空公司也有各类旅客忠诚,不论从价格还是服务体验上看,似乎通过机、火、酒自有平台订购更加划算。
用户信任和携流量以“控”价格的能力是OTA平台的两大根基,当携程一方面用大数据杀熟来摧毁用户信任,另一方面不再具备与越来越多机、火、酒企业或平台的议价优势,他的未来注定会持续面临挑战。